科技金融在線 | 2025-03-05
2025年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其中,在介紹今年政府工作任務時,針對金融風險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表示積極防范金融領域風險。
報告表示,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一體推進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處置和轉型發展,綜合采取補充資本金、兼并重組、市場退出等方式分類化解風險。
完善中小金融機構功能定位和治理機制,推動實現差異化、內涵式發展。
其實,去年《政府工作報告》就有強調,穩妥推進一些地方的中小金融機構風險處置。
近年來,中小金融機構的風險化解是監管重點關心的問題之一。
2023年10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要求“統籌發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及時處置中小金融機構風險”。
去年1月30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召開2024年工作會議,部署2024年重點任務。其中也提到,全力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把握好時度效,有計劃、分步驟開展工作。健全金融風險處置常態化機制,落實機構、股東、高管、監管、屬地、行業六方責任,推動形成工作合力。
此外,對于統籌推進農村中小銀行改革化險方面,金融監管總局農村銀行監管司曾表示,農村中小銀行要健全差異化特色化治理機制,結合最新修訂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研究完善農村中小銀行公司治理監管制度,探索建立具有行業特色、符合小法人實際、簡潔實用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重點加強股東股權監管,強化治理主體相互制衡,突出治理關聯交易、大額貸款、異地貸款等難題,發揮公司治理在風險防控中的關鍵作用。加強村鎮銀行公司治理監管,提升主發起行持股比例,建立主發起行主導的公司治理機制。
數據方面,去年8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其中,在對于“針對中小金融機構的改革化險工作進展”的問題中,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肖遠企表示,中小銀行保險機構是我國金融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截至6月末,全國共有中小銀行(包括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村鎮銀行)3830家,資產是115萬億元,占整個銀行業總資產的28%;貸款余額62萬億元,有將近80%是投向了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中小保險公司有163家,總資產9.7萬億元,占保險業總資產的30%。
當時,肖遠企稱,從全國范圍來看,中小金融機構總體經營穩健,經營指標和監管指標也都處于健康合理區間。比如,中小銀行的資本充足率13%,撥備覆蓋率155%;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無論是綜合償付能力還是核心償付能力,也都是在監管比例之上。
隨后,9月5日,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央行副行長陸磊也在發布會上表示,人民銀行特別注重中小金融機構風險防控,特別注重以改革推動風險防范,通過建立權責對等、激勵約束相容的金融風險處置機制,強化風險處置資源保障,織密筑牢金融安全網。目前,高風險中小銀行數量較峰值壓降近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