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在線 | 2023-07-03
總部位于四川的宜賓市商業銀行即將赴港上市。
6月30日,宜賓市商業銀行(下稱:宜賓銀行)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聯席保薦人為建銀國際和工銀國際。
如果此次成功在港交所IPO,宜賓銀行將成為四川省第三家上市的城商行。與此同時,這家總資產規模尚不足千億元的銀行,也將成為港交所“最袖珍上市銀行”。
百億級銀行沖刺港股IPO
相比那些謀求多年仍未圓IPO之夢的銀行,宜賓銀行無疑是提出上市計劃時間不長但卻進展非常神速的一家銀行。
追溯宜賓銀行謀求上市的苗頭,其于2021年底才正式宣布“加快建設成千億上市銀行”的目標,并力爭2023年、確保2025年實現上市。
2022年11月,宜賓銀行在其官微披露消息,該行董事長薛峰陪同四川證監局相關負責人在該行調研,并指出宜賓銀行已具備登陸港股的條件且上市優勢突出。
彼時,董事長薛峰透露,要將宜賓銀行全力建設成為“A+H”兩地上市及3000億~5000億元資產規模、治理優良、市場競爭力突出的西部領先銀行,并進一步打造成為西部改革發展的樣板銀行。
今年5月上旬,宜賓銀行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會上該行審議通過了多個議案,包括該行董監高成員的換屆選舉、購買總行業務大樓以及奔赴H股上市的相關議案。
其中,赴港上市的相關議案在股東大會上通過沒多久,宜賓銀行就于6月30日遞交港股上市申請,可謂推進IPO的速度非常迅速。
從目前宜賓銀行的總資產規模來看,初提上市目標的2021年,該行年末總資產僅為684.9億元。2022年末,該行總資產增長至804.13億元,增幅高達17.4%。
如果未來宜賓銀行能繼續保持資產規模雙位數增長的趨勢,其大概率會在2025年實現千億級資產規模的目標。
五糧液集團為第一大股東
從上市申請得知,宜賓銀行成立于2006年,前身為成立于2000年的宜賓市城市信用社。
該行成立時,初始資本僅為1.07億元,此后經過多輪增資擴股,注冊資本增至39億元,成為四川省注冊資本排名第二位的城商行,僅次于四川銀行。
根據上市申請,宜賓銀行目前有38位法人股東,持有該行注冊資本約99.68%的權益;有392名自然人股東,持有該行注冊資本約0.32%的權益。
值得一提的是,股東結構演變至今,直接持有宜賓銀行5%以上股份的主要有四大股東,包括五糧液集團、宜賓市財政局、宜賓市翠屏區財政局及宜賓市南溪區財政局,四家法人股東分別直接持有約19.99%、19.987%、19.98%及16.94%的股份。
其中,五糧液集團在宜賓銀行成立時便是該行第一大股東,此后盡管歷經多次股本變更,但第一大股東的位子仍由五糧液集團坐穩。
值得關注的是,宜賓市號稱“中國白酒之都”,宜賓銀行作為宜賓市最大的城商行,不僅股東層面“酒味”頗重,業務層面上該行也推出諸多與白酒產業鏈有關的特色產品。
比如,為了服務當地以五糧液為首的白酒產業,宜賓銀行成立了五糧液支行和酒圣路支行,專為五糧液集團提供支付結算服務。
與此同時,宜賓銀行還推出包括“基酒抵押貸款”、“窖池抵押貸款”、“五糧貸”、“酒企高管信用貸”、“白酒互助信用貸”等多款與“白酒”有關的信貸產品。
除了布局白酒行業相關業務之外,宜賓銀行旗下還有兩家附屬村鎮銀行,分別是內江興隆村鎮銀行、宜賓興宜村鎮銀行,持股比例分別為51%、53.15%。
去年業績呈雙位數增長
雖然資產規模跟上市銀行相比頗小,但在去年多數上市銀行業績承壓的背景下,宜賓銀行的業績增長表現尚可。
2022年,宜賓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8.67億元,同比增長15.2%;實現凈利潤為4.33億元,同比增長32%。兩項指標均呈現雙位數增長。
其中,該行凈利息收入為17.52億元,同比增長26.77%,在營收中所占比重高達93.84%;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僅為0.39億元,所占比重不足3%。可見該行中間業務收入較為薄弱。
截至2022年末,宜賓銀行資產總額為804.13億元,其中客戶貸款及墊款總額為436.67億元,占比為54.3%。值得一提的是,在貸款總額中,公司貸款為344.86億元,占比79%,接近八成;個人貸款為50.13億元,占比僅為11.5%。
資產質量方面,2020年至2022年末,宜賓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2.65%、2.27%、1.77%,呈逐年下降趨勢;撥備覆蓋率分別為171.1%、198.35%、213.4%,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負債端,截至2022年末,宜賓銀行負債總額為717.45億元,其中客戶存款為593.94億元,占比為82.8%。
近年來,由于宜賓銀行資產規模擴張較快,該行的資本消耗也較大。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宜賓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86%、12.89%、14.08%,分別較上年末下降了2.4個百分點、2.41個百分點、2.39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