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資產頭條 | 2021-06-28
外媒援引知情人士表示,經監管部門協調,中信集團近期已安排工作組對中國華融開展債務摸底等盡職調查。目前尚不清楚中信將以何種方式及角色參與華融的債務風險化解工作。
自華融年報延遲發布黑天鵝事件以來,華融如何重組,誰來參與一直是市場焦點。此前外媒還報道稱中央匯金或參與其中,現在又曝出中信集團盡調。
外媒報道不可偏信。
但中信確實是央字頭實力雄厚的金控集團。
6月4日,央行官網發布已受理中信集團關于設立金融控股公司的行政許可申請的通知。
中信集團官網顯示,該公司綜合金融板塊主要包括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中信信托、中信保誠人壽5家公司。其中,截至去年年末,中信銀行總資產約7.51萬億元,中信證券總資產約1.05萬億元,中信建投總資產約3700億元,中信信托受托總資產約1.22萬億元。此4家公司總資產規模超過10萬億元,2020年度創造歸母凈利潤770億元。
華融消金、信托、證券
都傳言有意向接盤者
可以確定的是,華融正在加速處置旗下非主業資產。
據財新獨家消息,應監管層要求,中國華融正在一次性處置旗下七家子公司資產,非主業的金融牌照已全部在內,如若均處置完畢,華融的總資產將縮表到萬億左右。
中國華融經過22年發展,幾乎集齊了所有的主流金融牌照,旗下擁有華融證券、華融金融租賃、華融湘江銀行、華融信托、華融期貨、華融融德、華融實業、華融國際、華融消費金融等多家營運子公司。
中國華融資持股華融消費金融70%。此外,中國華融在華融證券、華融湘江銀行、華融國際信托公司、華融金融租賃的持股比分別為71.99%、40.53%、76.79%、79.92%。
對于華融旗下這些非主業資產的處置進度,目前的市場消息是:
華融信托或將被中國信托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暫時接盤。
國新控股正與中國華融就收購其旗下華融證券展開洽談。
寧波銀行有意競購華融消金。
華融流動性異常平穩
接盤的消息滿天飛,風暴中的中國華融流動性異常平穩。
6月23日,中國華融對外表示,公司各項經營正常開展,備付金充足,并已為未來到期債券兌付做好妥善安排和備付準備。此外, 華融國際自4月1日以來累計按期足額兌付4只到期債券共14.5億美元、6億新元,金額分別為6億新幣、3億美元、9億美元和2.5億美元。
市場對“華融系”的前景仍有疑慮,評級情況并不樂觀。中誠信發布關于將中國華融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的公告。此外,穆迪已將中國華融、華融金融租賃的評級列入下調的觀察名單;標普將中國華融及其子公司列入負面信用觀察名單。
留給中國華融的時間或許已經不多了。按香港聯交所要求,中國華融最遲在2022年9月30日前刊發年報信息,否則將會被取消上市公司資格。